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端,黄河在其境内蜿蜒433公里,形成著名的“天下黄河第一弯”,这个独特地理标识不仅是生态屏障的核心,更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。近年来,玛曲县通过强化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和产业融合,将“黄河第一弯”的品牌价值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有效唤醒了当地沉睡的“黄金资源”——包括生态资源、矿产资源和文旅资源。
以下是关键举措与成效:
一、地理标志商标筑牢生态经济根基
核心地标品牌化:依托“黄河第一弯”的自然标识,玛曲县成功注册“玛曲牦牛”“玛曲欧拉羊”等国家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为特色畜牧业提供品牌溢价保障。这些商标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桥梁,避免了抢注风险,确保区域公共资源不被私有化垄断。
协同保护体系:融入甘肃省“甘味”区域品牌战略,构建“地理标志+企业商标”双轨制,引导40余家合作社规范使用标志,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。例如,玛曲县畜产品加工企业(如雪原、昌翔)通过品牌化运营,推动牦牛肉、乳制品由粗加工向高端化转型,2023年仅藏药制剂销售额就超180万元。
二、“黄金资源”多维激活:矿产与生态产业并进
黄金产业焕新机:玛曲县黄金资源丰富,已探明矿石储量251.27万吨、金金属量13.35万吨,依托6家黄金采选冶炼企业实施找矿突破行动。通过商标赋能(如纳入省级重点保护名录),产业链从开采延伸至精加工,2024年黄金产值显著提升,避免了资源“裸奔”流失。
生态修复增值变现:实施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一体化工程,治理沙化草地150余万亩,湿地修复40余万亩,草原覆盖率达98%,生态改善直接带动“黄河之肾”品牌价值提升。牧民通过“牧旅融合”模式转型创业,如阿万仓镇牧民开设“牧家乐”,年增收近3万元,生态红利惠及民生。
三、文旅商标布局撬动“黄金弯”经济
地标文旅品牌化:以“天下黄河第一弯”“中国赛马之乡”为核心文旅IP,注册景区名称商标(如阿万仓湿地4A景区、河曲马场3A景区),防止名称被恶意占用。
区域联动升级:融入甘南州“全域旅游”战略,将黄河地标与“陇字号”公共品牌绑定,2025年数据显示,湿地旅游吸引候鸟观测与生态研学消费,推动GDP绿色增长